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网健康频道 > 太极拳 > 最新动态 > 正文

太极拳大师级人物陈正雷,这事办得是真赞!

来源: 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编辑:沈小栋     2021-04-07 18:58 | |

  4月2日,

  陈正雷捐赠太极拳资料入藏档案馆,

  引起热议

  ↓↓↓

  “申遗成功不是无以复加的荣誉,而是在保护中传承推广的新起点。”4月3日,在温县陈家沟的陈正雷太极书院,“2020年度十大非遗人物”陈正雷说:“太极拳是世界的遗产、人类的财富。我们在为太极拳申遗喝彩的同时,更应该持续保持对太极文化的敬畏,让太极拳以更加可亲可近的面貌争取更多人的了解、认同和热爱。”

  当日,首届陈正雷太极体系传承发展大会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太极家人”集聚一堂,共同商议太极拳传承和发展的远景目标、方针路线、实施规划;讨论体系发展的重要举措、重大赛事、重点活动。太极拳弟子刘勇说:“师父常说,树高千尺不能离其根,水流万里不能忘其源。每年,师父都会带着我们新老弟子来陈家沟认门儿、认祖;带着我们去太极之源东沟习拳处一同站桩、采气。去年太极拳成功申遗后,师父更是教导我们时刻不忘弘扬太极拳。师父成功入选为‘中国十大非遗年度人物’,半个多世纪了,他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这个荣誉,他当之无愧。”

  “闪展腾挪,刚柔并济,在他手中打出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强身健体,造福民众,在他脚下走出了太极文化的国际之途。”这是2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仪式上,大会赋予陈正雷的揭晓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实现向世界传播太极拳的愿望,陈正雷已绕着地球奔波数十年。1983年,时任河南省体委武术馆教练的陈正雷东渡日本访问,进行太极拳交流。自此,陈家沟拳师陆续开始走出国门,为推广太极拳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71岁的陈正雷已经走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开设100多个教学点。缓抬脚,轻落步,一起一落间,太极拳渗透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古老哲学;静制动,柔克刚,一招一式中,太极拳浸润着东方文化的包容与力量。“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参与到一个旨在抢救武术文化的武术挖掘小组中,在整理武术资源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以个人、家庭或者流派为单位开展的一对一教学方式对于武术的传播而言,其作用实在太有限了。而通过文字、视频和网络进行太极文化的传播其影响才更为广泛和长远。于是,我请人将自己的著作和视频翻译成外语,以便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太极文化。”陈正雷说。

  多年来,陈正雷在练功授拳的同时,还积极致力于挖掘整理太极文化遗产,勤于笔耕,部分著作被译成日、英、法、韩、西班牙等国文字,在世界许多国家发行,让全世界更多人接触到源自中国的太极文化。今年4月2日,陈正雷将记录陈式太极拳发展的200余部珍贵的图书和影像资料捐赠给温县档案馆,为后人发掘太极拳真实的历史、重拾太极拳共同的记忆、讲述太极拳发展的故事、弘扬太极拳优秀的文化捐出了自己收藏多年的史料。如今,太极拳正不断向世界迈出“武步”,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彰显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而陈正雷传承与弘扬太极拳的步伐,则更加铿锵有力。陈正雷说:“太极拳在国际上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和群众基础,太极拳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传播的过程。我渴望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太极拳的精髓,让全世界人民共享这一宝贵财富。”


  原标题:《太极拳大师级人物陈正雷,这事办得是真赞!》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