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网健康频道 > 太极拳 > 最新动态 > 正文

武术散打市场已初具规模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官网     编辑:沈小栋     2018-01-04 15:56 | |

图说:武术散打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视觉中国图

  在很多人心目中,作为一种激烈的对抗性项目,武术散打并不适合大众健身,它只能是个别爱好者参与的小众项目。

  不过,这种“成见”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武术散打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尤其以习练散打为强身健体、磨炼意志手段的家长越来越多,因此散打在青少年人群中,它正成为继跆拳道之后又一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对抗性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中国武术的散打是我们自己的民族传统项目,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去年11月北京举办了以武术散打为主要项目的首届“武状元杯”青少年武术俱乐部联赛,参赛的青少年将近700人,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进行散打课程训练的武术俱乐部、武馆就有几百家。而在陕西省,以武馆、俱乐部为主体的青少年散打培训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正在形成相应的市场竞争态势。

  在体育市场蓬勃发展、崭新项目不断涌现的现代,传统的武术散打项目之所以能这样“逆生长”,与其项目本身的特点和独特的文化属性不无关系。

  在中国武术的现代体系中,散打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此外还包括防守、步法等技术。散打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对抗双方按照一定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而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擂台形式,散打也是中国武协为了使武术能够与现代体育运动相适应所整理而成。

  当然,一段时间以来,作为对抗性项目,武术散打与舶来品跆拳道相比,市场热度似乎小很多。但实际上,武术散打比跆拳道的内容要丰富得多。跆拳道主要是腿的技法展示,而散打项目仅腿部一项的技法和动作就比跆拳道要多,例如散打中腿部动作有正蹬、侧鞭、侧踹、高劈等等,花样繁多。此外,散打中还包括更加丰富的拳法、摔法,这些动作都锻炼人的综合素质。因此,它是一项非常好的民族项目,从实用性上看也更好。

  毋庸置疑,作为一种高强度对抗的搏击项目,散打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不过,这并不代表它不适合作为健身强体、磨炼意志的训练手段。相反,在严格规则限制下、在规范严密的保护下、在职业精神的指引下,散打项目对于个人身体锻炼、意志品质培养有着独特的作用,长期坚持散打训练,能够发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也可以发展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锻炼。

  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散打项目与传统武术一样,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素质提高很有帮助。我国著名散打教练、武术国际级裁判刘玉福认为,散打对青少年成长的促进主要体现在提高拼搏精神、进取精神上,对于孩子们锻炼意志品质、增加正能量,进而提高我们民族整体素质有正面积极意义。

  散打是一种实用性非常强的技能项目,很多人担心孩子们学会散打就会恃强凌弱、打架生事。不过,大量的事实和经验已经证明,有散打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人反而不会轻易与人争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下手的后果。相反,具备散打技能,在紧急关头就能发挥功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除了对打架生事的担忧,更多家长担心的是孩子们进行对抗训练会受到伤害。不过,经过30年的发展,武术散打的技术体系日臻成熟,而在现代科学训练体系下,也已经有足够多的措施可以确保孩子们散打训练的安全。

  青少年习练散打注意事项

  对于青少年来说,习练散打项目的合适年龄大约在十三四岁,也就是初中阶段。在此之前,孩子们之前可以先练一些初级的基本动作,对拳、腿等部位进行必要的锻炼和动作熟悉。

  散打的初级训练很多内容是非常安全的。青少年在十三四岁时,随着年龄、骨骼的生长,可以承受一些简单、安全的身体对抗,进行简单的拳法、腿法等散打训练也不会有太大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规范化的训练,各种配套保护措施要到位,强度要求则不要太高。

  为确保安全,无论训练还是比赛,青少年散打对抗不允许连续击打对方头部、不允许用腿法攻击对手头部。而参加散打赛事则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体重去报项目,顺其自然,不要为了成绩去刻意降体重。

  习练武术套路和散打并不矛盾,套路项目对他们腰、腿、柔韧性等的基础训练,也都是散打项目的基础。

  原标题:武术散打市场已初具规模打出人生新境界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