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据新发现“武术”一词的较早用例,以及对“武术”二字字源字义的剖析指出:武,泛指战争、御乱、战备,包括有攻防技术、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三者在战时的运用和平时的习练。术,具有方法、技术、理论等含义。因此,武、术二字连成“武术”一词的本义,可以简释为“武之术”。其内容包括有武的技术、武的练法、武的用法、武技及其练法用法的理论四部分。以此本义重新认识武术本体,可以清晰地看到源远流长的武术教育发展脉络和博大精深的武术内容体系。文章以此比照西方体育运动,认为包容博大的武术本体,似可作为华夏传统体育项目的总称。可以以“武术运动”一名与西方体育运动并列,填补中国古代没有“体育运动”一词的空白。
关键词:武术本义本体现实意义研究
“武术”一词,由武、术二字连组而成。20世纪下半叶以来,“武术”一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近些年几成社会生活热词。然而,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站在不同的观察角度、运用不同的参照标准审视“武术”,“武术”的被彰显点、被忽略点往往不同。在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语境下甚至出现对“武术”的曲解,这类“曲解”还多有被延用和被扩大的情况。例如,将“武术”含义大而话之者,把“武术”等同于“武”;将“武术”含义小而限之者,把“武术”视为一个运动项目;等等。由于对“武术”词义的把握不一,在当今武术理论研究和武术实践中出现了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况。乃至在社会、文化、教育、体育领域等涉及武术问题时也多各执一端难以统一。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可以跳出就事说事的框框,通过探索“武术”的词源词义和武术二字的字源字义,找出武术的本义,用源头活水来拓开武术发展的瓶颈,灌溉武林百花竞相争艳。
对于武术字源词源的探讨,关键是有没有发现新的史料——比现在所依字词源据更早的史料。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了比《辞源》注释“武术”的引据要早的用例和词义。如前所述,对于字义词义的认知,受着历史发展阶段、观察角度、参照标准的影响。今天,中华民族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入强起来的新时代,为我们筑起了重新认知“武术”的文化自信,也为我们提供了以新时代的需要为出发点的新的观察视角和参照标准。
基于上述两点对“武术”字词源义展开的探讨,既希望以文会友,也希望以武会友;一起趣谈武术的来龙去脉,找回武术的文化自信。文中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指正。
1、“武术”一词的早期用例与含义
1.1《辞源》以“偃闭武术,阐扬文令”为“武术”一词的出处和本义
关于“武术”一词的词源词义,初版于1915年的《辞源》注释为“武术:犹言军事。《文选》南朝·宋·颜延年(延之)《皇太子释奠会》诗,‘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后多指强身、自卫等技击之术。”[1]《汉语大词典》《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等词书在注释“武术”时,也多采此说。此后见刊的武术文论和著述在涉及“武术”一词出处和界定武术含义时也引此为据。
然而,探索“偃闭武术,阐扬文令”的成文时间及其采用的典故,此语并非“武术”的最早用例,其释义也与早此出现的“武术”词义有别。
1.1.1“偃闭武术,阐扬文令”的成文时间
“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出自颜延年《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即《辞源》所谓《皇太子释奠会》诗。此诗作者姓颜,名延之(384~456年),字延年,是南朝刘宋王朝时著名文学家,以擅长辞采名冠一时。此诗被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编选入《文选》。萧统死后谥“昭明”,这部文选也随之称作《昭明文选》。清乾隆时《钦定四库全书》辑录有唐朝著名学者李善(630—689年)注《昭明文选》。李善为《皇太子释奠会作诗》作的题解中,注引南朝齐梁间著名史学家裴子野(469—530)《宋略》云:“文帝元嘉二十年三月,皇太子劭释奠于国学。”[2]注明颜延年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年(公元445年)三月,皇太子劭释奠于国学时作了此诗,故名。这说明,此诗中“偃闭武术,阐扬文令”成文于公元445年。
1.1.2“偃闭武术,阐扬文令”采用典故的出处及其本义
李善注“偃闭武术,阐扬文令”云:“《尚書》曰:王來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2]说明此诗句所用典故采自《尚书》。查阅《尚书·周书·武成第五》,其中记载:“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唐代孔颖达(574年—648年)《尚书正义》疏“偃武修文”云:“倒载干戈,包以虎皮,示不用。行礼射,设庠序,修文教。”[3]
这一典故说的是周武王讨伐殷纣王,商朝灭亡。新兴的周朝制订了“停止战争、不再使用武力。行礼射,设庠序,修文教。”的治国方略。孔颖达疏“倒载干戈,包以虎皮,”以及原文中把战马放归华山的南面,把牛放回桃林的旷野,都是表示不再使用武力。孔颖达疏作为修文教措施的“设庠序”,是指设立“庠”“序”学校。“庠”“序”学校的“六艺”教育中包括有射箭和驾御车马等军事技术。
因此,在“偃武修文”这一语句中,“武”指战争,或说成是“犹言军事”。“偃武”是停止战争,或说成是“停止军事行为”。同时又明确,“偃武”并不是要停止传授射箭和驾御车马等包括于古代武术的内容。而是把这类“武”中之“术”放到教育中,作为近现代所谓身体教育的内容。换句话说,“偃武”是停止战争,但不能“偃闭”上述“武”中之“术”的教育传承。
颜延年《皇太子释奠会作诗》中,将“偃武”发挥为“偃闭武术”。将“武术”等同于“武”,混淆了“武”与“武术”的概念。
笔者近来查阅“偃闭武术”成文前后期文献时,看到了有助于重新认识“武术”本义的记述。这些用例中“武术”的含义与“偃闭武术”不同。
1.2早于“偃闭武术”成文前20余年已见“武术”一词的用例和本义
在颜延年(384-456)于元嘉二十年(公元445年)《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前的公元413至426年间,平阳人法显(340-426)翻译的《佛说大般泥洹经》中,已使用有“武术”一词,并界定了武术一词的含义。
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佛说大般泥洹经》[4](6卷),被辑录于《高麗大藏经》第16册第361-428页。这部大藏经被誉为“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汉文藏经”,“是佛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基础文献;同时,也是最为罕见的域外汉籍珍本之一”。在此经第16册第395页下栏写道:
“佛告迦叶:……。复次,善男子,犹如大将善知兵法,教怯劣者学其武術,语其人言:‘汝应如是执持刀剑斗战之具;当正其心,如火炽然,慎莫反顾。及至临阵,各执器仗攘臂大呼,犹如猛火,贼兵必退。’”[4]
这段文字给了我们两点启示:
其一,在“偃闭武术”成文前,“武术”一词指的是在战前操练提高使用“刀剑斗战之具”的技法和勇往直前的心性。“武术”只是“武”中的一类“术”。
其二,“武术”一词在“偃闭武术”成文前的用例绝非仅此一例。
公元413至426年间使用“武术”一词的法显,于隆安三年(399)离长安往天竺求法,于义熙九年(413)归国后致力于佛经翻译,于公元426年逝。佛经翻译,是将梵文写就的佛经翻译成中国人看得懂的经书,使用的言词应是在中国已经通俗易懂的词语。因此,在法显使用“武术”一词及其含义前,“武术”一词应该已有较多用例。
1.3隋唐时“武术”含义也与“偃闭武术”的含义有别
在《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山西卷第一册中,辑录有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刻记的《大周故从善府旅帅上骑都尉董君墓志铭并序》。在这篇距今已1328年历史碑铭中,记述这位武官(董君)“君弱龄好古,状发勤书,王粲横戈,俄从武术;班超入幕,忽预兵钤。”[5]在这段赞颂董君能文能武的碑铭中,给了我们两点启示:
一是文中采用了文豪王粲(177年-217年)“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和班超(32年—102年)投笔从戎出击匈奴的典故,增强了对董君能文能武的赞颂。
二是此文采用6句四字骈文,并列好古、勤书、横戈、武术、入幕、兵钤。其中,好古、勤书,指能文;横戈、武术、入幕、兵钤,指能武。这让观看碑铭者明白,武术只是诸多武事中的一项。此文大意可以理解为,董君自幼勤奋读书而且好古,因慕王粲“俄从武术”而能横戈疆场,因慕班超“忽预兵钤”(兵钤指兵书兵法)而能运筹帷幄。文中未用“武术”代指战争,也未用“武术”统指军事,说明“武术”不等于“武”,只是“武”中的一类“术”。
总之,新近发现的史料和对早期史料的新认知,可证“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并非历史上最早使用“武术”一词的用例。“武术”一词的含义不等于“武”,也不是“犹言军事”。武术,只是“武”中的一类“术”。
由于“武术”一词的初源尚待探寻,早期用例也有待考究。为了加深对“武术”一词本义的了解,谨借助文字学研究中溯本复形的方法探讨武术二字的本字本义,据此提高对武术二字连组成词词义的理解。
2、从武术二字的字源字义看“武术”的本义
“武术”一词,由“武”和“术”二字相连而成。探索此二字的字源字义,有助于明了武术一词的本义。
2.1“武”字的字源字义
武字溯源,可溯至甲骨文为(下图示例):
篆文写为(下图示例):
从戈,从止(脚),呈持戈行进之象。本义为行进征伐、阅兵示威。[6]泛指战争、战备等軍事活动。此外,《诗经·郑风·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孔颖达疏:“言古之君子服羔皮为裘,以豹为袖。饰者其人甚武勇且有力,可御乱也。”[7]说明“武”,还有勇、力之意。御乱(征伐)离不开勇和力。
显然,作为战争、御乱等征伐,以及战备、阅兵示威总称的“武”中,包括勇、力两个要素。在运用以戈为代表的冷兵器征伐和徒手格斗中,取胜的因素不仅在于技击攻防技术的高低,还取决于以“勇”为代表的心理素质和以“力”为代表运动素质的高低。谨引证3条史料辅助说明于下:
其一,以战绩称著的西楚霸王项羽,在其《垓下歌》中自诩“力拔山兮气盖世”。《史记·项羽本纪》记述项羽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学兵法又不肯竟学,却突出他“力能扛鼎”。项羽之例说明力量和勇气,是以武称雄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其二,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强调“对敌若无胆向先,空自眼明手便。”在士兵训练中要练心力、练手力、练足力、练身力,综合进行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的全面训练。
其三,明末沈一贯《搏者张松溪传》中记载:“门多圜石,可数百斤者,(张松溪)命少年累之,……举左手,侧而劈之,三石皆分为两。” 张松溪是内家拳早期传人。内家拳强调打穴击要,以巧取胜,不以力胜人。这一记载说明内家拳传人的力量也非同一般。
这三例说明,不论是军旅的将领、兵士,还是民间拳家,都不仅要习练攻防技击技术,还要锻炼提高以手力、足力、身力为代表的运动能力和以勇气、心力为代表的心理素质。
2.2“术”字的字源字义
术,是“術”的简体字。篆文写为(下图示例):
形声字,从行,术声。《说文·行部》释:“術,邑中道也。”本义为城市中的道路。[8]泛指街道、道路。道路是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联接线,“术”也就是达到一定目的的行径和方法。
术字的早期用例中还有二义与本义一道延用至今。
一是《孟子注疏》孟子说:“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赵氏注:“矢,箭也。函,甲也。……作箭之人其性非独不仁于作甲之人也,术使之然。……故治术当慎修其善者也。”[9]这里的“术”,意为技术。
二是《史記·外戚世家·窦太后》:“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10]在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11]
这里的黄老之术、孔子之术,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术”,是学说、理论的意思。
综上,术,具有方法、技术、理论等含义。
3、对“武术”本义的新认知及其现实意义
3.1对“武术”本义的新认知
通过对“武术”二字字源字义和词源词义的探讨,武,泛指战争、御乱、战备,包括有攻防技术、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三者在战时的运用和平时的习练。术,具有方法、技术、理论等含义。因此,武、术二字连成“武术”一词的本义,可以简释为“武之术”。联系武术早期用例和“武”字与“术”字的本义,“武术”本义的内容包括有武的技术、武的练法、武的用法、武技及其练法用法的理论四部分。
对武术本义的新认知,明确了“武术”不能等同于“武”,只是“武”(战争、御乱、战备)中需要的一类“术”。“武术”是“武”的下位概念。还明确了“武术”本义包括的四部分内容是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体系中,缺少任一部分都不能代表武术整体;或者说,其中任一部分都不能单独代表武术整体。例如,从动作技术内容角度说,不能只看到属于技击攻防技术范畴的“武技”,看不到提高技击技能、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的“练法”中包括的动作技术;从功能角度说,不能只看到由技击攻防技术产生的“用法”,看不到丰富多彩的提高技击技能、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的“练法”产生的各具特色的锻炼价值。
3.2关于武术本义研究的现实意义
研究“武术”字词源义明晰武术本义,是认识武术本体的基础。认识了武术本体,才可能去探索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发展规律,也才可能为武术在学科建设和体育运动领域里找到恰当的定位。
基于对武术本义的探讨,梳理“武之术”在古代军事领域和非军事领域的练武比武内容,可以看到,列入武备练兵中的例行项目田猎和讲武,属于具有军事意义的综合性体育运动。在日常军训的练武比武内容中,不仅包括技击攻防技术,还包括有“以立攻守之胜”的角力,角射、御、技艺的角抵游戏和鞠戏等竞技性体育运动;以及分类进行心力、手力、足力、身力等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的专门训练方法。在非军事领域的练武比武内容中,既有军中常训的项目,还有着以《易筋经》为代表的功法、以太极拳为代表拳种、以角抵为代表的游戏等等。总之,为了有效提高和发挥技击攻防技能,凡能健身强身提高运动能力的方法都被纳入练武内容。而且,吸收诸子哲理进入拳理,融摄医家“导引按跷”和道家的导引禽戏完善武术内功、硬功等功法,在华夏各民族的交流融合中形成了开放的、博大精深的武术内容体系。
基于对武术本义的探讨,梳理“武之术”在古代教育体系中的脉络,可以看到,攻防技术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伴随着中国教育的产生就进入了教育领域。在古代的庠、序、学、校中,攻防技术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儒学“六艺”包括有射箭和驾御车马两艺。仅六艺,就占其二。在古代教育发展历程中,“武之术”分布于武教、武术、武科、武举。儒学要求学生文武兼备、提倡 “文武并用、兼通”。[12]武教与文教并行、武术与文术合称、武科与文科并举,勾画出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教育发展脉络。值得一提的是,始自唐代,止于清末的武举“外场”技勇考试,包括有步射、马射、弩踏、翘关、负重、开硬弓、舞大刀、拿石礩等。这些项目的比试原则,与当今西方体育运动竞赛中的射箭比赛准确度,举重比赛举起物的重量是一样的,只是中国武举技勇考试项目具有着自己的特色。
基于对武术本义的探讨,比照西方体育运动的概念,练武的内容几乎囊括了西方所谓“体育运动”的各类锻炼方式。例如,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人马克思提出的教育纲领指出,“体育,即体育学校和军事训练所教授的那些东西。”[13]“德梅尼把运动动作分为7种形式:走、跑、跳、攀登、举、负重物、投掷、攻防术。”[14]古代奥运会的设项最初的比赛项目仅限于军事技术项目,以后逐步增加设有短跑、摔跤、拳击、战车追逐赛等,也都带有明显的军事色彩。鉴此,内容博大的武术本体,似可作为华夏传统体育项目的总称。以“武术运动”一名与西方体育运动并列,填补中国古代没有“体育运动”一词的空白。
总之,从战国时蹴鞠(鞠戏)列为练兵的内容;到秦时将用于讲武练兵的“角抵”演变成游戏“没于淫乐中”;再到明末已见传的《易筋经》功法,既能内外兼修益寿延年,又能练就“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项”的击打能力,还能练成“金石之体”提高抗击打能力;随后,在清朝咸丰年间出现了“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样的练拳宗旨。说明武术本体一直沿着近现代所谓体育运动的发展轨迹发展着。然而,19世纪末期,尾随着坚船利炮舶来的西方体育运动项目取代了武术在中国大地上的教学位置和运动场所。进而,被要求以西方体育运动为标准进行体育化转型,或说是现代化转型。当我们认识了武术一词的本义、看到了武术本体的发展、中华民族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入强起来的新时代时,我们是仍然拘泥于被西方体育项目取代得只剩下攻防技击项目,还得按西方体育运动的模式转型呢?还是应该按照武术的本义和武术本体的发展规律,推动武术持续发展。我在《关于武术本体的认识及对武术学科建设的思考》一文中说过,“正象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只能相互交流借鉴而不可能相互取代一样,中华武术运动和西方的体育运动也只能相互交流借鉴而不可能相互取代。”这算是我的自问自答,也算是本文的结尾。
4、结语
依据新发现“武术”一词的较早用例,以及对“武术”二字字源字义的剖析指出:武,泛指战争、御乱、战备,包括有攻防技术、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三者在战时的运用和平时的习练。术,具有方法、技术、理论等含义。因此,武、术二字连成“武术”一词的本义,可以简释为“武之术”。联系武术早期用例和“武”字与“术”字的本义,“武术”本义的内容包括有武的技术、武的练法、武的用法、武技及其练法用法的理论四部分。以此本义重新认识武术本体,可以清晰地看到源远流长的武术教育发展脉络和博大精深的武术内容体系。以此比照西方体育运动,内容博大的武术本体似可作为华夏传统体育项目的总称。可以以“武术运动”一名与西方体育运动并列,填补中国古代没有“体育运动”一词的空白。
参考文献:
[1]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671.
[2]欽定四庫全書,文選·巻二十[M].文渊阁,第1329册0357a、0357c.
[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周书·武成第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4.
[4]高麗大藏经编辑委员会.高麗大藏经·佛说大般泥洹经(第18册) [M].北京:线装书局(域外汉籍珍本文库),2004:294 -295.
[5]隋唐五代墓志汇编·董师及妻郭氏合袝墓志:山西卷第一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51.
[6]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545.
[7]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詩正义·鄭風·羔裘,卷第四——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0:340.
[8]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1277.
[9]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公孙丑上 卷三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0:2691.
[10]欽定四庫全書,司马迁.史記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M].文渊阁,第0247册P049-5a.
[11]欽定四庫全書,班固.前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第二十六[M].文渊阁,第0250册0351C.
[12]三国魏王肃注.孔子家语·正论解第四十一[M].北京:中国书店,2018:349.
[13]颜绍泸,周西宽.体育运动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271.
[14]颜绍泸,周西宽.体育运动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289.
原标题:康戈武:“武术”字词源义的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