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心心念念的武术是一个总称,并没有固定的招式,这是源于我们对武术的不重视,热爱一样东西,就要认真的经营,认真的打理。去研究其内在的意义。 [详情]
2016-11-02 16:58
在炼成一门功夫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脱胎换骨的吃苦过程,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要靠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做好,习武无疑是磨练意志的很好途经。 [详情]
2016-11-02 16:51
他说:“我打了你,你却没有说什么。你很宽容。那我们交个朋友吧!”我说:“好呀!”我问他:“你之前是不是因为开玩笑才打,我的呢?”他说:“嗯,我本来要跟你玩一下的。” [详情]
2016-11-02 16:42
就如叶问大师所说:“武术,包含着中国人的谦逊,并不是一种用来征服他人的工具。”“尊师爱友,以武会友,讲礼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不逞强。”是谓之“尚武崇德”。这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传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详情]
2016-11-02 15:36
众所周知,武术是咱们中国的国粹。习武也可以强身健体,当我们在外面遇到危险时,武术还可以用来自我防卫,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于是,我开始慢慢走近武术。 [详情]
2016-11-02 10:10
有时候腰酸得都直不起来,况且当时正值夏天的时候,20分钟下来不免有一些“大汗淋漓”,当时,我甚至还有后悔加入这个兴趣组。可是后来,我才明白老师为什么让我们这么做,就是在锻炼我们的意志力和毅力,就是因为这样,后面的动作才能流利的完成。 [详情]
2016-10-31 14:15
如今每当我看到外公留给我的那两把太极剑时,我感觉他依然在我身边,似乎在对我说:“你要坚持打太极拳,还要把它发扬光大......” [详情]
2016-10-31 13:50
虽然武术起源于中国,但一些外国人却比我们还喜欢武术,比如我的一位法国朋友武术练的特别好,每次我去她家玩,都会看见她在一间房间里默默无闻地拳打脚踢,看她练习武术时那认真的样子,我都不忍心打断她。 [详情]
2016-10-31 13:43
太极拳是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我认为我们年轻人应该学习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将它们传承下去。 [详情]
2016-10-31 13:37
武并不是为了杀伤破坏而是为了更好的和平。武术的很多招式本来就不带攻击性的,而是为了抵御为了防身。“以和为贵”在武术上也得到很好的体现。 [详情]
2016-10-31 13:32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回望历史,却发现无论是从春秋到战国、北宋到南宋,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武术都无处不在。 [详情]
2016-10-31 13:27
所以习武的意义并不是去打仗,和氢弹也就没什么可比的。习武的意义就在于锻炼身体,放松心态。习武对我们非常有益,我们应该一起让它传承下去。 [详情]
2016-10-31 13:22
我们这辈和父母这辈都只是低头族对这世界不管不问,更是极少人会去关注武术这种冷门的锻炼,那么武术会一直延续下去吗?这是个问号。 [详情]
2016-10-31 13:14
“这个武术的精髓就在于他们的心态,招式的熟练度。只有心态好,招式熟练,你才可能练好武术,练好武术可不是这么简单的。” [详情]
2016-10-31 13:07
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的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可谓是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是中国独有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啊! [详情]
2016-10-31 13:03
群众性的武术活动,便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随着武术在世界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许多国家武术爱好者喜爱武术套路,他们通过练武了解认识中国文化,他们从学习“chinesekungfu”,探求东方的文明。 [详情]
2016-10-31 12:50
在现代社会,习武不止是强身健体、自卫防身,更多的是让碌碌平庸的你拥有一份悲天悯人的侠者情怀,一种超然世俗的隐者风范。习武中的磨砺、觉悟、升华,让大家能体验到更多的生命脉动。 [详情]
2016-10-31 12:47
太极拳要求“松、静、柔、匀”的调节精神气血,激发自身潜能,消除疾病同时也能发会正面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性格。总而言之练武除了能让你强身健体,也能让你保持一颗豁达的心情。进而延年益寿。 [详情]
2016-10-31 12:41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